企业文化
首页 > 企业文化 > 企业风采
0

【人物】王永平:做一个有担当的监理人

文/许涛

发布时间:2016-05-04 09:46:18


还在前往虎门虎门港沙田港区西大坦作业区驳船码头工程施工现场监理办公室的路上,前来迎接的司机老罗哥就不断的介绍南华的老员工王永平,一个耿直的南方汉子,几十年来一直奋斗在工程一线。等到了虎门,见到了这个老罗哥嘴里“技术过硬、为人坦率”的王永平,黝黑的皮肤见证着他数十年如一日的工程一线的奋战历史。

王永平说:搞工程几十年,责任心从来都是主心骨,本着对监理行业的热爱和对工程质量的责任,每一步都走的小心翼翼,从来不能失职,否则对不起监理工程师这五个字。


“很想家,但是工地离不开我”

在正式采访前,和王永平所在的监理部的同事聊天得知,王永平的妈妈此刻正在住院,而他的爱人也住在了他母亲所住医院的另外一个病房,面对母亲和爱人双双入院且情况不明的情况下,王永平竟然放弃休假守在项目现场。

王永平目前担任东莞市虎门港沙田港区西大坦作业区驳船码头工程的软基处理工程师,该项目工程建筑总面积约10.1万㎡,主要建筑物包含113000吨级内河驳船泊位和3个工作船泊位,设计通过能力为344.4万吨,集装箱设计通过能力为20.9TEU,预计明年中旬完工。因施工队伍在港口建设上经验欠缺,监理任务显得格外繁重,作为项目软基处理工程师,施工队伍的施工技术需要王永平监督。

自工程项目开工来,王永平陆续编制了《软基处理工程施工质量监理细则》、《制桩工程施工质量监理细则》、《桩基工程施工质量监理细则》、《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监理细则》、《水上抛石和倒滤层施工质量监理细则》、《钢拉杆安装和码头附属设施施工质量监理细则》并就监理细则内容向监理人员、施工技术人员进行了交底和督促施工单位执行。

其实,我很想家,但是工地离不开,王永平一句波澜不惊的概括激起了在场人员内心的阵阵波澜。王永平老家在江苏,本来三个月才有的一次休假,王永平选择放弃而守在现场,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本就不多,但因为项目离不开,王永平和家人的相聚更是难上加难了。“对于我的家人,我其实是很愧疚的,但是项目上真的离不开,我在南华工作这么多年,从来都没有因为家里或者私人的事情放弃手头的工作,更何况这个项目更加需要我们监理。我知道我老婆心里有想法,但是也只能哄哄。”

王永平牺牲了自己的时间,坚守在项目一线,但作为丈夫/儿子/父亲,王永平时愧疚的,但责任和沉甸甸的使命感让王永平不得不离开爱人,离开家。他说:“当你你选择了得到什么就意味着你要失去什么,我们工程人的青春和第二个家就是在项目施工现场,就是在一线。”面对妻子和家人的不满,王永平安慰道:“监理行业就是这样的,工作性质决定了的,对于平常的休假,公司有公司的管理制度,在不忙的时候,我自然会回家看看。只要现场有施工,我们就必须要有控制有管理。一个项目的施工肯定是不间断的,有些工地连过年都不停止施工,那些工人连家都不能回,对于他们,我已经很幸福了。”

自从虎门港沙田港区西大坦作业区驳船码头工程开工以来,王永平就一直坚守在项目施工一线,母亲病房在三楼,爱人病房在四楼,王永平急在心里却从来没有过要回去探望的念头,爱人和老母亲托付给亲人照看,自己能做的就是在工作之余打打电话,问问情况,而后又全副身心投入到项目上。

“南华公司的荣誉就是我的荣誉”

20039月份进入南华监理所工作,至今已经12个年头,王永平所参建的项目大大小小好几个,但每一个项目监理部都受到的业主的表扬,所参建的项目大多获得过国家级、省部级奖励。

王永平说:南华公司在水工行业作为龙头企业,我们作为南华公司的老员工,当别人说起南华公司的时候,我们都觉得自己脸上有光,南华公司所取得每一个成绩,我不敢说我到底贡献了多少,但是至少我们为了南华公司的荣誉做了我们能做的,我自己就想南华公司的一部分,很多个像我这样的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工作,那么,南华公司才能取得现在这样的成绩。

王永平来南华的第四个年头,也就是2007年,因为扎实的技术和忘我的工作精神,得到公司领导的重视,开始做合同段负责人,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在公司每年度的评审中,王永平因其卓著的贡献连续6年被评为“先进个人”和“标杆负责人”。2013年,港珠澳大桥项目中,王永平被业主评为“先进个人,王永平认为,我所取得每个成绩都是公司团队努力工作的结果,在以后的工作中还要一如既往的好好工作。

“保证工程质量,工地不出问题,其实就是替业主省心

当记者随王永平到项目施工现场查看时,大部分材料已经进入材料堆场,驳船工作区钢板桩已经完成,整个项目进入到全面施工阶段。作为软基处理工程师,最头疼的其实就整个港区内驳船位湿地处理问题,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开挖湿地并达到设计要求,最终保证施工顺利进行,每一步都需要王永平监督。

虎门港沙田港区西大坦作业区驳船码头工程算是王永平来南华公司的第四个大项目,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厚的工作经验让王永平在日常工作中得心应手。因为公司人员调动,负责测量的测量工程师暂时调离项目部,原本由测量工程师负责的部分工作也分摊给了王永平,

包括仪器年审/控制网的复测等。因为并非专业的测量工程师,对于测量来说,王永平深感压力,但王永平从来不抱怨,主动积极的学习测量技巧,熟练掌握了测量仪器的使用。因为项目是虎门重点工程,经常要对面各种审查,在工作之余还要面临各种审查,这在王永平这位老一线工程监理人来说,“这都不是事儿”。

当被问及项目上值得一提的大事儿时,王永平说,项目上上每件事儿都不是小事儿,从施工技术到/进度控制都需要细心把关,每一个步骤都像一颗螺丝钉一样重要,码头的设计图纸上每一个标注都不能放过,严格监督施工单位的施工,保证项目质量。对于施工工序和技术,是不允许有半点折扣的,例如前段时间对防腐面图层的厚度的检查,我们都是按照设计要求一道一道工序检查,包括喷砂之后的粗糙度,油漆的调配,施工的温度湿度等等。因为太严格,施工单位就有点受不了,觉得我们对质量太严格,但是作为监理,我们容不得半点马虎,我们只能多方沟通,说服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要求施工。对于工程施工,质量并不是像面包一样,吃一口就能知道是不是没有烤熟,工程施工质量它不是很显现的东西,码头结构是一个长期使用寿命的问题,半点马虎都可能导致码头的使用寿命打折,谁都知道码头是要经受海水的侵蚀和海浪的冲刷的,一旦出现问题,那就导致整个码头瘫痪,那从经济损失上来说无法衡量。另外,我们作为南华人,我们不能因为疏忽职守,让南华公司蒙羞。

“做监理,是我选择的人生道路。”

曾经的王永平也是一个奔走在一线的工程人,但是他最终选择了南华,选择了监理,这一个选择,在这条道路上,一走就是十几年。“这是我和南华公司的缘分,也是我和监理这个行业的缘分,选了走这条路,那就不犹豫的将这条路走到头。”出于对监理行业的爱和对南华公司的信任,王永平相继引荐他的弟弟和儿子进入南华公司从事现场监理。

和很多人不一样,王永平踏进监理行业也只是半路出家。2001年,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研发了铺设了一条磁悬浮铁路,这条铁路在当时来说是全国第一条投入商业运营的磁悬浮铁路线,全程30.25公里,从上海龙阳站到浦东机场。因为是科研项目,研究院对工程的质量要求非常很高,因为之前我们做基础工程做比较多,装机方面也比较擅长,当时考虑到有这样一个机会,就被外聘过去,在现场做监理员,控制现场的装机,主要负责做市场的装机组装,从那个时候开始接触这个行业。当时进去的时候也没有上岗证之类的职称证书,之后到了上海市科学院,经过上海市建委参加培训,从监理员开始做。也就是从那个时候,王永平开始他的工程监理道路,但这对于王永平来说,前途无量,但是路子并不好走,从事过勘察/地质找矿和机械安装的王永平对水工监理并不甚了解,他只能在别人休息的时候看书学习,在别人工作的时候认真请教,不放过任何一个提升自己的机会。后来辗转进入上海市科学院上班,从事房建相关工作,但是,他并没有选择放弃监理。直到2003年,得到机会,便果断放弃在上海科学研究院的工作,投入到南华公司的怀抱,也就是从那时起,王永平才正式的以一个监理工程师的身份出现在施工现场。12年来,王永平一直在学习在进步,奔走在工地一线,只是为了能对得起“监理工程师”这个称谓。

王永平带着笔者去施工现场的时候,指着远处正在运作的码头吊机说:“作为监理人,我觉得我们的荣耀是一辈子的,因为这个项目会在很长一段时间时间内存在并运转着,我们不需要什么牌匾和奖状,多年能正常运作的项目就是我们这辈子最好的见证,如果,能对自己的晚辈们说,‘你看,这个码头有我的功劳’,这该有多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