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首页 > 企业文化 > 企业风采
0

学习易承生同志事迹,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发布时间:2017-12-25 11:15:16

有一个55岁的监理老同志,顶着7、8月的烈阳巡查在施工一线,汗流浃背而浑然不觉;

有一个资深的监理部总工,技术把关严格、现场组织协调有序,偶尔血压飙升却不忘工作;

有一个平易近人的项目领导,热心于年轻小伙的工作、学习,毫无保留的传道授业;

……

这个人是易承生,广州南华工程管理有限公司驻港珠澳大桥澳门口岸管理区项目监理部的总工程师。他于199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多年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锐意进取、术有专攻,是领导心中的好同志、好员工,是同事心中的好领导、好老师。特别是在近一年的工作当中,易承生同志发挥了一个优秀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尽责本职工作,积极为领导分忧,为同事树立良好榜样。


爱岗敬业,忠于职守

澳门口岸管理区项目位于港珠澳大桥珠澳人工岛南侧,工期紧、任务重,施工部署、协调管理难度大,工作环境异常艰苦,工作强度对参建人员考验极大。项目伊始,现场三班倒作业,参建人员需起早贪黑工作,十分艰苦,甚至办公和住宿场所都不固定,造成监理部人员流动性大。然而,55岁高龄的易承生同志自2017年2月入场后一直坚守岗位,前后完成监理规划的编制、15份监理细则(方案)的编制及报审、2个标段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核及报批、45个专项方案的审核和报批。鉴于该项目的工程特点,易承生同志作为总工需参加或组织的会议也特别多,项目开始之初,每天有6次以上会议,走上正轨后,每周也至少有5次固定的会议,以及临时安排的各种专题会议和现场协调会议,另外还需为每月各1次施工单位高层会议和监理单位高层会议提供素材。除此之外,易承生同志还需组织每周2次质量、安全联合巡检,并形成检查记录;安排或参与重要工序的过程验收等。由此可见,其工作量多事杂,需要消耗非常的体力和精力,然而,纵是在困难面前,易承生老同志也未曾丝毫退缩,始终严格要求,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


关心同事,舒缓压力

监理部同事每天要面临着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且因项目位于人工岛上,出入人工岛十分不便,岛上也因无国内信号覆盖而不方便通讯联系,尤其在8月23日台风“天鸽”之后,基本与外界脱节,这种种境况很容易造成人员心情烦躁,焦虑寡欢。如果这些压力和情绪得不到舒缓,长期积累会影响工作效率,甚至造成其它难以想象的后果。易承生同志深谙其理,他是一个乐观开朗又热心肠的人,自己舒缓压力的同时,细心关心同事的状态,主动找同事聊聊天,讲讲笑话,逗同事一笑,活跃活跃沉闷的气氛。并多次组织娱乐活动、加餐等,尽可能的帮助大家提供生活质量,舒缓压力。


帮带青年,悉心培养

中交四航院一直注重的“导师带徒”培养方式,并有师训为“道无止境、术有专攻;师法前辈、信义为宗;慎思笃行、勤学博采;求实创新、卓越始终”。我们南华公司作为中交四航院的全额子公司,目前员工的年龄和知识结构上呈断层现象,更加需要注重对年轻一代的培养。我们澳门口岸管理区项目监理部共有9名年轻人,易承生同志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定期和不定期的组织他们学习和培训。具体采取会议室课堂式讲授、讨论会、现场观摩、现场指导等方式进行,并因人而异进行指导。特别是在对新人康文武和刘羽的辅导上下了很多功夫,比如就康文武而言,易承生同志先是指导其进行自流平地坪相关规范和图纸的学习,然后是带领其去现场进行详细交底、答疑解惑,最后安排其独立负责整个境内停车自流平地坪的施工管理,并随时和其进行施工管理和技术上有关问题的探讨,平易近人、温文尔雅,无不认真对待。这种培养方式不仅让新员工工作上手快,而且很好的体现的公司的人文关怀,是传扬企业文化的良好途径,而易承生同志恰恰在这“传帮带”的纽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易承生同志在工作上是我们的好榜样,在生活上是我们的好团长,在学习上是我们的好老师。他任劳任怨的工作、无微不至的关怀、不求回报的“传帮带”,为项目工作的开展以及公司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然而他说,他只是做了一个党员应该做的事情!

(撰稿人:康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