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思想引领新时代企业文化建设
——广州南华“温暖法则”
发布时间:2019-05-10 11:49:42广州南华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以文化自信为指引,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可持续化,逐步形成了以学习文化、创新文化、品牌文化、诚信文化、爱心文化、传承文化为主要核心的南华“家”文化,以制度保障全力打造“家”文化,让全体员工感受到南华“家”的温暖。良好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和人才队伍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与管理制度的交汇融合可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企业落地生根,在每一个员工心中开花结果。
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助力广州南华业务转型升级。
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凝聚爱心力量,向社会播下向善的种子。
一、以人为本——不断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是南华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一些棋类、球类、歌咏比赛以及书画摄影等文体娱乐活动,使员工在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中受到教育和启发,陶冶情操,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并在各个项目部开展职工技能、文化知识培训等活动,不断提升员工的专业技术能力,为员工职称评定创造条件,鼓励员工考取执业资格,对获得执业资格证的员工给予奖励。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提高整体素质为目标,努力营造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通过内部营造尊重人、塑造人的文化氛围,增强员工的归属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南华着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搭建人才成长的平台,使全体员工增强主人翁意识,与公司同呼吸、共成长。通过对员工进行目标导向管理,使员工把个人目标同公司发展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自觉参与到公司的各项工作中,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二、以文化整合为契机——构建学习型企业文化
企业发展归根结底是对人的培养,企业的健康、持续性发展必须建立一支具有高度凝聚力、强烈合作意识以及和谐人际关系的经验团队。南华公司一直倡导建设“学习型”企业,坚持不懈地在建设团队上积极探索,鼓励员工通过学习不断将先进的知识和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牢记使命——南华通过围绕职工的素质教育、岗位技能教育、文化生活教育等加强组织领导工作,理顺管理体制,提高决策能力,形成班子重视、领导带头、部门配合、人人参与的学习创建格局;建立健全的会议、汇报、学习、培训、检查、考核等科学规范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明确创建目标,层层落实责任、有序推进工作。通过企业推动、领导带动、部门联动、员工互动,将构建学习型员工队伍同南华企业文化建设、形象工程建设结合起来,使学习成为员工的内在要求和自觉行动,提升团队学习和互动学习水平,增强企业的发展活力和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效能。
不忘初心——南华公司在组织学习方面,依托互联网搭建起自由开放的培训交流平台,打破现场培训、集中学习的诸多限制,拓展员工自主学习的空间,通过信息化系统对员工网上学习情况进行管理,实现员工培训管理数字化、网络化。
同时,将依托四航院的培训资源,对公司中层领导干部采取学分制管理模式,按需学习、个性化选课,切实强化培训实效。通过建立学习活动平台,为生产技术人员提供多样化技术培训、QC培训等,为职能部门员工提供书籍阅读、管理培训、理论学习等活动,以学分的形式量化管理,督促员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三、发挥企业文化导向作用——引领企业文化健康发展
良好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和人才队伍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样在制度层面,企业文化可助力管理制度发挥多元功能。
导向功能:通过企业文化指导员工个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使员工的宗旨和目标保持一致,并在发生偏差时引导其向符合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方向靠拢。
整合功能:通过企业文化把员工的命运与集体的命运统一起来,强化了员工对公司的忠诚。统一的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使公司员工之间相互认同,团结合作,有利于增强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激励功能:通过公司刊物、网站及外部网站杂志等平台刊登员工的文章进行宣传报道,以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来激发员工高昂的情绪和奋发进取的精神,使员工在内心深处产生为集体事业拼搏献身的强烈使命感。
约束功能:企业文化就是“组织气候”,一旦形成就会对每个成员形成强大的从众化的心理压力和动力,使员工自觉以企业制度文化统一的准则和规范约束、控制自己的思想、心理和行为。
四、围绕企业文化中心——打造具有特色的“创新之家”
南华始终坚持走创新发展之路,让创新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思维创新方面,南华紧跟国家战略布局,以大时代宏观视角判断市场;以新时代视角分析行业,并关注“一带一路”建设为工程监理行业及工程管理行业带来的市场空间,在国家战略中寻找机遇,积极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地区沿海港口建设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危机意识中自我革新。
在技术创新方面,南华在参加香港三跑项目建设中运用“互联网+和BIM技术”为科技创新的突破口,通过“互联网+工程管理”的技术创新研发和BIM技术的应用,提高工作效率和施工技术标准。
在管理创新方面,南华全面推动管理机制创新,坚持做好“定岗、定责、定任务”制度实施,明确“以岗位职责促绩效、以时间节点保任务”的目标管理体制,通过管理与制度创新并举的方式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在服务创新方面,南华主动抛开企业资质进行服务创新,推行“工程管理定制化服务”模式,主动拓展项目管理、项目代建、全过程工程咨询及EPC总承包业务,全面加快推动转型升级。
五、文化硕果——见证南华30年文化底蕴
30年时间南华的企业文化建设在不断改革创新,在经历了30年的沉淀后,慢慢的形成了今天的“家”文化。
尊重价值——积极鼓励员工发表论文和文稿,并为员工提供水运工程、中国港湾建设、中国交通监理杂志、广东省建设报社等发表渠道;通过组织全体职工参与征文比赛、论文交流、摄影比赛、诗词比赛等活动,出版了30周年论文集、30周年宣传画册、30周年纪念版企业内刊、30年企业历程等刊物。南华的“家”是由每一位来自五湖四海的员工组成的,南华将30年来的大大小小事情都记载在刊物中,记录着每一位员工为南华付出的点点滴滴,让更多的员工知道南华始终记录着为这个“家”付出的员工。
尊重贡献——在南华成立30周年之际,南华举办年终茶话会,邀请退休职工到场参与茶话座谈,新老员工济济一堂,隆重颁发30年“十大优秀总监”、“突出贡献总监”等荣誉,通过交通监理杂志、水运工程杂志、协会网站、南华网站对员工风采,先进事迹进行报道。南华始终没有忘记对退休员工的关爱,一既如顾地关怀着在职和离岗的员工,让新老南华人始终感受南华“家”的温暖。
领导关怀——南华公司领导一如既往年年走访各个项目部,听取每一位员工的需求和困难,在员工家庭有困难时主动上门慰问,帮助其解决燃眉之急。南华领导层对一线员工的关怀不只是言语的表达,更在行动上身体力行,让员工感受到浓浓的领导关怀,让员工体验到浓厚的南华“家”文化。
同时,南华工会每一年都会对一些困难职工和退休职工进行慰问品和送温暖。为困难员工募捐,并向上级单位申请工会困难补助;为员工申请购房贷款贴息资助;因项目上员工与家人离多聚少,南华每年组织两次新老员工携带家属的聚会,使家属对公司更了解,对员工的工作更支持,不断增强员工与家属的感情;为员工子女就学提供帮助,协调街道办找学位,让在外的员工无后顾之忧;每到员工生日工会都会发放生日贺礼为其庆祝,项目部也会在项目员工生日之际送上祝福,公司送出的温暖深深根植于每一个南华人的心。
以诚相待——信任是凝聚组织共同价值观与共同愿景的纽带。南华领导主动与员工谈心、交朋友,为员工创造宽松工作环境,主动倾听员工的心声;开展员工问卷调查,搭建领导与员工间新的沟通与交流渠道,不断提升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对员工充分信任、善于授权,公司坚持用宽厚的胸襟善待老员工,用广博的胸怀接纳新员工。
爱心奉献——企业与员工一起向社会奉献爱心,播下向善的种子,30年来南华主动资助困难学生,并实行一对一资助直到大学毕业;为井冈山老区农村学校配置桌椅、逐步改善教学条件;向海丰县平东镇新平村捐献十万元扶贫基金;向伟博小家的白血病患儿捐款献爱心等。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用爱的力量将大家凝聚在一起,将向善的种子撒向爱的大地。
企业文化的传承是企业精神成果的深厚积累与传播发扬,是一代代工作者身体力行的薪火相传。
从1988到2019,南华公司从起步到如今,从创业、立业、兴业30余年的文化建设历程,度过了不平凡的三十年。三十年风雨路,三十年硕果丰,以30周年论文集、30周年宣传画册、30周年纪念版企业内刊、30年企业历程等刊物记录了文化传承的硕果,同时南华网站进行升级改版(www.nanhuapm.com),这是南华30余年点滴传承的记录,是30余年的总结,也是企业文化的未来传承。
为确保优秀企业文化得以传承,南华公司在制度上明确领导责任,将企业文化建设与一把手行为结合起来,各级班子成员带头学习企业文化理念,带头落实提升措施,提高员工认识。以长效学习机制,把企业文化理念体现在工作标准、工作行为上,和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流程实现有机融合,通过制度化、规范化来增强企业文化的约束力,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确保文化传承成为基业长青、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七、文化铸魂——构建共同精神家园
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企业改革发展中的具体实践,是新时代中国优秀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的产物。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文化的引导;南华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将按照文化、品牌、战略三个层次,紧密结合南华管理执行系统,着力构建符合南华特点、具有时代特色、富有竞争力和创新活力的企业文化,对内凝心聚力,构筑南华精神,创造南华价值,为员工提供精神指引;对外树立南华形象,强化南华品牌,彰显南华力量,引领公司和员工持续健康发展。
(撰稿:梁康成)